从“钢城”到“车都”、“光谷”,目前武汉拥有钢铁及深加工、汽车、信息技术、医药等完整工业体系。武汉是洋务运动的始发地之一、近代中国的工业重镇。新中国成立以来,工业重镇依旧是武汉的“城市名片”,“一五计划”国家确定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,武钢、武重、武锅等7个项目安排在武汉,武钢钢铁产量一度占据全国钢产量10%。改革开放后,武汉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要任务,削减传统重工业产能。40年间,武汉从一个以冶金、机械、纺织三大支柱产业的老工业基地,变成拥有钢铁及深加工、汽车及零部件、信息技术、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完整工业体系的现代化城市。目前武汉是国内首个聚集法、日、美、自主四大车系、五大整车企业的城市,被誉为“中国车都”。2018年武汉汽车产量为170万辆,占全国的6%,东风汽车(行情600006,诊股)集团位列世界500强第65名。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达4000亿元,连续第9年成为武汉经济第一大支柱产业。在信息技术领域,重点布局光电子、新型显示、集成电路等产业链。长江存储基本代表了国内存储芯片的最高水平;华星光电代表世界可量产显示技术最高水平,主攻中小尺寸显示屏;长飞光纤(行情601869,诊股)的光纤、光缆及光纤预制棒三大主营业务问鼎世界第一。
武汉民营经济增加值比重仅43%,在十大城市中处于末位,民营经济活力不足。武汉是传统的工业重镇,以武钢、东风汽车等为代表的国企是武汉的经济支柱,而民营经济发展却明显薄弱。2018年武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2.7%,比湖北省平均水平要低10个百分点,分别比杭州、重庆、成都、南京、天津低17.8个、8个、6个、3.7个和2.8个百分点。2018年武汉市的企业前10强,有9家均为国企。相比而言,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,民企已经是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。以江苏省为例,全省每100元GDP有55.6元由民营企业贡献,高新技术企业70%是民营企业,全省2/3的企业研发投入在民营企业。民营企业已成为江苏创新驱动、转型发展的主力军,浙江民企比例更高,上海近期亦在大力发展民企。民企是区域创新的主力之一,武汉“国强民弱”的问题,将对创新转型步伐形成制约。
武汉将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,作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,在全球范围内建设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。根据《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》和《武汉市十三五规划》,武汉将进一步加强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及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,发挥中部崛起战略支点的作用,建成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。同时武汉将提升民营经济活力,加快产业转型升级,以信息技术、生命健康、智能制造为立足之基,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,增强对外开放平台功能,到2035年初步建成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国家中心城市。 NO8.重庆:西南双核之一,大重庆与小重庆 (责任编辑:澳门老葡京官网_网址) |